什么是邺架轩读书沙龙?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邺架轩读书沙龙每次以一本书为主题,邀请二位著名学者讲谈,并与读者进行现场交流。
【沙龙预告:杂文的自觉——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1924—1927)】
嘉 宾:
张旭东 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研究系教授,国际批评理论中心主任
李轶男 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副主任
时 间:12月19日(周二)15:00-17:00
地 点: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清华大学图书馆北馆西侧)
主办方: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协办方:清华大学图书馆 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直播平台:学堂在线
嘉宾介绍:
张旭东,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研究系教授,国际批评理论中心主任。代表性著作包括《幻想的秩序》、《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反思》和《批判的文学史》等。
李轶男,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副主任。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当代文化思想。近年发表及翻译通识教育、影视研究、理论研究文章多篇。
主题书简介:
本书为张旭东“鲁迅三部曲”首卷,分析鲁迅文学在1924—1927年间如何以“杂文的自觉”为标志从而“成为自己”。作者表明,此期间鲁迅文学所面对的空前的外部挑战和内部压力,带来一系列深刻且不可逆的风格史及文学原理意义上的选择、决定和突变。通过作者论、文本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总体批评方法,本书探讨以文体混合和写作的政治本体论为核心的鲁迅杂文句法和现象学结构。结论是:有必要在新文学和近代世界文学的历史与价值论范畴,在“艺术的终结”的哲学命题层面,去分析和把握杂文这一高于“纯文学”建制及其意识形态的文体实验与风格运动。
这种鲁迅文学内部阐释的“中间突破”,在第二卷对鲁迅“上海时期”(1927—1936)文字的“批判的文献学”考察中打开历史纵深,并在“杂文的自由”标题下呈现更宽广的社会政治视野及更复杂的现实与其表象之间的批判性叙事性关系。鲁迅的短篇小说、散文诗和自叙文创作,将在第三卷“启蒙与新文学的造型艺术”中专门分析。“三部曲”各卷沿环环相扣的六个命题展开:文学在鲁迅研究中的首要性;杂文在鲁迅文学中的首要性;鲁迅文学的现代主义和世界文学本质;鲁迅文学的生物决定论及时间构造;鲁迅文学的政治本体论;及鲁迅文学的“著译一致”特征。
12月19日(周二)15:00-17:00,我们特别邀请了本书作者张旭东与对谈嘉宾李轶男一起做客清华大学邺架轩书店,与大家分享交流《杂文的自觉——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1924—1927)》,欢迎参加!
现场活动流程:
1.嘉宾精彩分享
2.现场读者互动交流
是不是已经心动了,那就赶紧报名参加吧!
报名邮箱:culture@tsinghua.edu.cn
请注明:“姓名、学校、院系、年级(职称)、手机号”,现场容量30人,额满为止。
【直播二维码】
学堂在线直播二维码